资讯不是没有好电影,但票房就这点儿?
首页资讯不是没有好电影,但票房就这点儿?

不是没有好电影,但票房就这点儿?

韩梦想

去年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的《老枪》终于在国内公映了,很多人期待。

豆瓣开分 7.8,在国产片算很高了。

票房如何?至今也就 300 多万,有点惨。

所以不是没有好电影啊,而是好电影没人看。

说说电影本身吧。

即使以往有太多相似文本足够唤起观影记忆,将时代、东北、转型、犯罪等元素拼凑起来也大体上能猜到一些可能出现的画面,真正亲身观看后还是感慨本片后劲之大。

《老枪》中的东北不像《白日焰火》那般极寒萧瑟,不像《漫长的季节》那般慵懒且充满暖调,更不像《钢的琴》色彩明快。它更多的是表现一种孤独的日常,呈现了个人被集体抛弃的阵痛,而他所维护的「钢铁」也一样被时代抛弃,钢筋水泥构筑出的东北意象也以更加不露声色的方式将人逼上绝境。

就像其他表现东北的电影文本一样,《老枪》也聚焦于旧时代,讲述着这个地域独有的国企转型之痛,这样的地域和时代背景让剧本有了厚度,也极大地拓展了影片的阐释空间。

相比其他几部电影,本片几乎正面表现一种信念崩塌,作为集体的「厂」在这样的地域背景下本该是人们归属感的象征,但在片中已经彻底分裂,不断发生的偷盗、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尴尬的保卫科,都在说明着归属感的消亡。


本片剧本显示出极其冷静的笔触,用慢节奏叙事铺垫了大量次要人物的内心逻辑,如马二勇和田永烈,他们作为情节转折处的关键人物,其行为是有依据的,有说服力的,体现了剧作上的高水准。

《老枪》通过塑造顾学兵这一人物,进一步丰富了此类文本的人物图谱,诠释了一个极其悲壮的英雄形象,阐释空间很大。

作为保卫科干事的顾学兵是典型的「法外执法者」,一方面他是体制内工厂的一员,领取工厂的工资,另一方面工厂保卫科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其执法范围又非常有限,且非常私密。

这一类「法外执法者」带有浓重的黑色电影特质,一如《暴雪将至》中同是保卫科干事的余国伟、《白日焰火》中被调离公安队伍转而去当工厂保安科长的张自力。

由于并不能代表警察,「法外执法者」有着更加模糊的道德界限,其行为和执法的力度缺乏边界感,他们代表的更多的只是自己,或是自己认定的目标和计划,个体性极强。


然而与余国伟和张自力不同的是,顾学兵依然在坚守自己的道德标准,甚至和已经发生巨变的时代有些格格不入,这让他的形象突破了黑色电影的框架。

顾学兵更像是旧时代的一个英雄,身上带有最古朴的英雄主义情结,影片甚至通过一些细节表现他的「行为反常」。

如他和金雨佳之间的爱情关系,影片几乎是通过最克制的方式表现的,金雨佳两次送他到楼下,他都以「有亮了」为理由拒绝了她的进一步接触,明明不满金雨佳卖酒,但面对更加愤怒的耿晓军,他还是会帮她解释。

「法外执法者」的身份赋予了顾学兵更多的无奈,有限的权力和大环境让他变成了一个压抑到极致的悲情英雄,也给最后「老枪」的出场做足了铺垫。


顾学兵在片中还表现出众多杜琪峰电影中「病理性英雄」特质,即生理上有某种病理性的残缺,让英雄在与对手对抗时失去优势,强化其影像上的反差,如《无味神探》中的失去味觉、《神探》中的精神分裂和《盲探》中的盲。这种特质放在侦探身上,是一种「反英雄」的处理,消解了英雄的主角光环,丰富了英雄的形象。

顾学兵在片中由于听力受损而不能继续当射击运动员,这样的「病理性」特征几乎成为他性格的最好的注脚。

影片通过一些片段的声音处理让我们带入到顾学兵的世界,这样的「残缺」一方面将他的梦想摧毁,造就了他的人生悲剧,另一方面也几乎剥夺了他唯一可以与世界对抗的技能:射击。

影片的结尾,顾学兵正是在与他自身的病理性残缺对抗的过程中完成了反抗和救赎,与其说他战胜了杀人抢劫的罪犯,不如说他战胜了残缺的梦魇,在那一声枪响中寻回自我价值。


此外,顾学兵和耿晓军之间,也完成了一种想象中的「父子关系」构建,他们代表的恰好是集体主义大工厂背景下的父一代和子一代。

以耿晓军和马二勇代表的工厂子弟,与集体之间存在着对抗的张力,他们的伤痛由父辈和集体所造就,正如马二勇所说「是工厂欠我的」,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某种时代疾病。

耿晓军和顾学兵之间最初也体现着这种对抗,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二人之间达成了价值观上的共识,耿晓军好似催化剂一般,激发起了顾学兵的反抗,而顾学兵也在耿晓军的崇拜和认可中,完成了父亲身份的指认。

《老枪》在选角和表演上无疑是成功的,顾学兵在片中的三次爆发层层递进,一次比一次更强烈,祖峰隐忍的表演极大的支撑了人物,让其真实可信。

在扎实的剧本和强信念感人物的基础上,《老枪》也在探寻艺术上的创新表达,本片叙事节奏较慢,尤其前半段,用了大量的细节和情绪进行铺垫,不惜笔墨去交代人物心理上的因果关系。全片小景别较多,开篇介绍人物出场时的长镜头调度丰富了影片的视听表达,整体画风也体现出特有的年代感。


影片结尾前的枪战场面,可以说是冷静的令人窒息,这一段依然用手持长镜头加强了真实感和在场感,并且运用了蝴蝶、鼓风机等意象强化了最后决斗的时刻,有那么一瞬间,顾学兵甚至像一个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式的西部英雄,即使倒在血泊之中,也证明了「父亲」的在场。最后的枪战场面虽戛然而止,但也成为全片的华彩段落,将此前的情绪都积聚到这一瞬爆发,提升了全片的艺术水准。

《老枪》的诸多标签让人联想到《白日焰火》《暴雪将至》《漫长的季节》甚至《沉默笔录》,也通过更复杂的人物塑造体现出不同的主题内涵。

但与这些相似文本比起来,本片包裹的类型外衣略显不足,悬疑犯罪片的商业元素不突出,另一方面又没有完全走艺术电影的创作路径,在类型定位上不够清晰,容易让观众认知不明确。

但抛开商业价值,本片体现出的创作水准在今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依然难能可贵,也给国产犯罪题材电影提供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最伟大的意大利电影,我看了一遍又一遍
下一篇
短视频爆款电影越来越难出了

评论

共 0 条评论